外墻保溫 主要是通過對墻體表面進行保溫粘貼處理,起到保溫節(jié)能、保護主體結構、延長建筑物壽命的作用?,F今的墻體保溫根據構造和所處位置不同可分為:外墻外保溫系統(tǒng)、外墻內保溫系統(tǒng)、外墻夾心保溫系統(tǒng)、外墻自保溫系統(tǒng)。
一、外墻外保溫
外墻外保溫系統(tǒng):在垂直外墻外表面設置保溫層和防護層,對建筑物進行保溫隔熱。
優(yōu)點:適用范圍廣;保溫隔熱效率高,相同保溫材料與厚度,外保溫效率比內保溫高30~40%;保護主體結構延長建筑物壽命;通過優(yōu)化設計,基本可以消除熱橋的影響;有利于室溫保持穩(wěn)定,改善室內熱環(huán)境質量,熱舒適度提高;有利于提高墻體防水和氣密性,減小外墻溫度應力,抑制溫度裂縫,提高外墻抗?jié)B性,使墻體潮濕情況得到改善;便于舊建筑物進行節(jié)能改造;不占用房屋的使用面積。
缺點:工序較復雜,工程造價一般;對保溫系統(tǒng)材料的要求較嚴格;對保溫材料的耐候性和耐久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;材料要求配套,對系統(tǒng)的抗裂、防火、拒水、透氣、抗震和抗風壓能力要求較高;要有嚴格的施工隊伍和技術支持。
二、外墻內保溫
外墻內保溫系統(tǒng):在外墻內表面設置保溫層,對室內起保溫作用。
優(yōu)點:保溫材料復合在外墻內側,施工簡便易行;保溫材料技術性能要求相對外墻較低;造價相對較低。
缺點:難以避免熱橋的產生,在熱橋部位外墻內表面易結露、潮濕甚至發(fā)霉和淌水;不利于內裝修;防水和氣密性較差;不利于建筑外圍護結構的保護,增加結構墻體熱能(膨脹變形)效應,會縮短建筑物的使用壽命; 內保溫板材出現裂縫比較普遍;會占用房屋的使用面積。
三、外墻夾心保溫
外墻夾心保溫系統(tǒng):保溫材料置于外墻墻體的內、外側墻體之間對建筑進行保溫隔熱。
優(yōu)點:保溫材料設置在外墻中間,有利于較好地發(fā)揮墻體本身對外界環(huán)境的防護作用。對施工季節(jié)和施工條件的要求不十分高,不影響冬季施工。
缺點:易產生熱橋、內部易形成空氣對流;在非嚴寒地區(qū),此類墻體比傳統(tǒng)墻體厚;內外側墻片之間須由連接件連接,構造較傳統(tǒng)墻體復雜,施工相對困難;外圍結構的熱橋較多。在地震區(qū),建筑中圈梁和構造住的設置,“熱橋”更多,保溫材料的效率仍然得不到充分的發(fā)揮;內外墻保溫兩側不同溫度差使外墻主體結構壽命縮短,墻面裂縫不易控制、抗震性能差。
四、外墻自保溫
外墻自保溫系統(tǒng):采用具有一定保溫隔熱功能的墻體材料(如保溫砌塊等)砌筑外墻。
優(yōu)點:施工方便,建筑綜合成本低,可與建筑物同壽命。
缺點:保溫效果差,熱橋多,難以滿足高節(jié)能要求。
五、保溫一體化板
保溫一體化板系統(tǒng):保溫板提前復合好,主體綁好鋼筋后,隨著模板一起固定好,和混凝土一起固定好。
優(yōu)點:施工方便快捷,建筑綜合成本低,可與建筑物同壽命。
缺點:保溫板接茬不好控制,平整度差。
六、外墻保溫總結
我國剛開始進行建筑保溫時,基本上都是采用外墻內保溫的做法。后來通過總結多年的實踐經驗以及吸收借鑒歐美國家的成功案例,絕大部分地區(qū)都逐漸確立了以外墻外保溫這種構造形式為主的外墻節(jié)能做法,除某些特殊區(qū)域/場合外,現已基本很少見到外墻內保溫的做法。
外墻外保溫隨著工程大面積的應用,在個別工程也出現諸如開裂、起鼓、脫落等問題。目前部分地區(qū)在推進墻體自保溫的做法,以便一勞永逸。但由于實際效果及質量的問題,暫時還未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。
但從綜合角度來看,外墻外保溫具有墻體外部熱能損失低、室內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降低、避免內墻表面結露、表面裝飾有更多的選擇、良好的性價比、安全可靠性好等優(yōu)點,目前仍然是外墻較為常見且成熟的保溫系統(tǒng)。
北京博贏天下專注于建筑外墻裝飾裝修,外墻保溫滲漏水維修 施工,外墻保溫開裂脫落維修施工,是一家為客戶提供外墻設計、施工一站式解決方案的安裝服務公司,如需提供外墻裝修施工方案,請咨詢:188 1026 5310 轉載請注明出處:www.u5922.cn
咨詢熱線
188 1026 5310